发布时间:2023-08-29浏览次数:449
中新网赤峰9月14日电 题:“小社区”里“大团结”,探访内蒙古多民族聚居社区
“无论走到哪里,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歌舞,吸引了社区居民和参观者的目光。这是十余位乌兰牧骑队员正在排练。
9月8日,社区居民在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室内排练歌舞。 记者 孙翔 摄
党群服务中心是临潢家园社区的“心脏”,集合了医保服务、法律咨询、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民情恳谈等多项功能。这个空间更是社区居民的“大学”,一周七天均向民众开放,歌舞、书法、刺绣等都有单独的教学区域。近日,记者随中国记协组织的调研活动走访此地。
9月8日,居民在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练习刺绣。 记者 孙翔 摄
“我们社区居民有12000多人,多民族组成的家庭有1300多户,占到总户数的31%。”据临潢家园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介绍,社区内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畲族、朝鲜族等13个民族的居民。团结、融合、包容已成为社区文化底蕴。
“这里学生没有学费,老师没有报酬。”退休教师、蒙古族书法爱好者朝格吉勒图每周会来社区教授蒙汉双语书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族文化,他发挥自己精通蒙汉文字的特长,练习“蒙汉合璧”书法。
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蒙汉合璧书法更兼具民族融合特色。朝格吉勒图在传承古代蒙汉合璧书法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书法的要求和特点,将蒙汉两种书法融会贯通。
“蒙汉合璧书法洋洋洒洒,将蒙文和汉字放在一起正如蒙汉民族融合一样,和谐共生。”朝格吉勒图说道。“蒙汉合璧”书法作品,通常按照蒙文和汉文的书写习惯,从左向右为蒙文,从右向左为汉字,在中间处落款。
“与人为善、与邻为友。”社区汉族居民崔立军也常来听朝格吉勒图教的书法课。崔立军有书法基础,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均有功底。在社区融合氛围的影响下,他也会学习蒙文书法,在节庆时写“新年好”等祝福语送给邻里。
赤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地区,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着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在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四处可见蒙汉双语的内容;还设有“民族融合小课桌”、不同民族习俗的介绍展板、多民族服饰展示等。
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展示民族服饰。(临潢家园社区供图)
“我们都在一起打球、跳舞。”社区汉族居民宫彩珍经常来社区活动室打乒乓球。谈起与多民族邻居、队友的相处之道,她倾向于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了解其历史文化。(完)
中新网防城港9月14日电(翟李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介会13日晚在广西防城港举办,现场共签约癌症早期筛查试剂盒与治疗药物项目、诺令医械全产业链项目、细胞支架与微胰腺再生医学产业化项目、国材本草健康生产项目等8个项目,签约金额48亿元人民币。
9月13日晚,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介会项目签约仪式在防城港举行。中新网记者 翟李强 摄
防城港市与东盟海陆相连,药物资源丰富,全市中草药资源品种超2000种、海洋药用生物600多种,拥有肉桂、八角、铁皮石斛等传统药材,京医、瑶药等地方传统医药具有悠久传统。2019年6月14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宣布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四年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当前,防城港市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享有国家11部委联合出台的“十五条”改革创新措施等优惠政策,主要发展的产业包括医学实验动物繁育产业、药物临床前研究产业、传统医药开发产业、医药制造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国际医疗康养业等六大合作产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韦广辉在推介会上致辞指出,国家药监局给予了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3条改革创新政策支持。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力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今年与防城港市政府签订了《医药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构建医药产业发展服务机制等七个方面创新合作,实行“五优先”快速审评审批和检验检测,设立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站并投入运营,推进防城港药品进口口岸申建工作。
韦广辉表示,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防城港市还将协同出台促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支持,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对重点企业“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积极探索创新医学试验区支持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将防城港市打造成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完)